自貢網記者 張才 葉艷 攝影 葉衛(wèi)東
5月27日上午9時許,東源半島小區(qū)入口處被圍得水泄不通。今天是王瑀被拐28年后,回家的日子。
“小時候我還引過他。”鄰居邱婆婆雙手微微發(fā)抖,在她的記憶里王瑀長得白白胖胖;親人們舉著“歡迎寶寶回家”的牌子早已望眼欲穿;通道兩旁掛滿了橫幅,其中一條上面寫著“一定要找到你,我們從未放棄”……
時間回到28年前。1993年4月4日,自流井區(qū)三八路社區(qū)居民王某偉、王某夫妻回到家中,發(fā)現年僅一歲半的兒子王瑀不見了。
王某偉一家發(fā)動親朋好友以及周圍鄰居共計上百人,找遍了自貢的大街小巷。遍尋未果后,家人懷疑孩子被拐,遂來到自貢市公安局自流井分局報案。
自流井分局當即成立專班開展案件偵辦工作,但通過摸排走訪、巡線追蹤、人員篩查等工作措施均未取得實質性突破,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多年來,自流井分局負責案偵的民警換了一茬又一茬,但每一代民警心中都從未放下這名被拐賣的孩子。近年來,隨著公安科技水平不斷提升,特別是DNA技術的應用給王瑀被拐賣案帶來了曙光。
2010年,分局刑事偵查大隊偵查員通過查閱案卷、集思廣益,積極尋找破案條件,對王某偉、王某夫妻DNA血樣進行了采集,并委托自貢市公安局物證鑒定所對DNA生物檢材錄入數據庫建檔。
但讓人遺憾的是,逐年來在數據庫碰撞比對,未見成效。
28年過去了,家人的王瑀的思念卻分毫未減,父親王某偉一直守在老房子里,他擔心哪天兒子回來找不到怎么辦。
時間到了今年1月,公安部在全國公安機關開展解救、查找被拐賣兒童的“團圓”專項行動,自此一場解救被拐兒童,促合家團圓的戰(zhàn)斗全面打響。自流井分局刑事偵查大隊除對目前在冊的未破拐賣案件逐一進行梳理,逐頁查詢案卷,問詢當年偵辦民警相關案件情況,并依托科技平臺對案件信息進行全面溯源外,在市局刑警支隊的大力支持下,對案件中僅有的檢材再次進行深度篩查。
4月下旬,支隊物證鑒定所民警專程前往省廳開展進一步科技比對工作,發(fā)現王某偉、王某夫妻DNA數據與河南省安陽市一趙姓人員比中,經技術人員分析后認為,該員與被拐兒童王瑀存在一定關系,需要進一步采集復核。
5月10日,自流井分局3名專班民警啟程前往河南省安陽市趙某家中開展調查工作,工作后確認趙某在1993年5月份左右經鄰村做生意人員(身份信息不詳)介紹,從一名四川籍人員(身份不詳、未見面)處領養(yǎng),之后便一直視為己出,直至趙某長大成人。
獲悉上述情況后,專班民警又馬不停蹄趕到趙某工作所在地北京,依法對其血樣予以采集備檢。5月15日當晚專班民警趕回自貢,次日將采集血樣送市物證鑒定所鑒定,后經DNA比對鑒定后趙某確系王某偉、王某被拐賣兒子王瑀。
5天后,公安部對王瑀DNA比對結果進行復核認定。5月21日,專班民警再次前往河南省安陽市趙某老家,向其宣講法律法規(guī)和相關政策,積極做好思想化解工作,說清說理,積極消除其負面心結。5月24日,趙某驅車從北京返回河南老家與專班民警匯合,5月26日啟程返回自貢認親,于是便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據悉,趙某已經成家,目前在北京從事物流工作。接受記者采訪時趙某表示,感謝專班民警不辭辛勞數次登門,使得自己和親生父母時隔28年后得以團聚。由于被拐時趙某年紀尚幼,對親生父母和家鄉(xiāng)沒有任何記憶,他表示需要給自己一些時間。
編輯:李鈺華
責任編輯:舒旭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