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歲的小李上體育課時,突然四肢無力、雙下肢都不能動彈癱在地上。老師和同學急忙送至自貢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急診科就診。經過檢查后,醫(yī)生發(fā)現(xiàn)患者血鉀才1.6mmoL/L(毫摩爾每升)。經予補鉀治療后,小李肢體肌力逐漸恢復,后轉至醫(yī)院內分泌科進一步查明病因。經過診斷,原來小李是得了“甲亢”。
醫(yī)院有關醫(yī)務人員解釋,“甲亢”從字面意思會被誤解為亢奮,但甲亢并不是這個意思。小李所患的“低鉀血癥”是甲亢的一個典型表現(xiàn),并沒有亢奮的表現(xiàn)。低鉀血癥鮮有人知,但不必過于緊張,其實低鉀血癥十分常見,治療上也并不困難。
鉀是我們人體必不可少的一種“微量元素”。正常狀態(tài)下,鉀離子在體內處于一種平衡狀態(tài),維持在3.5~5.0mmol/L(毫摩爾每升)之間。當血清鉀低于3.5mmol/L時,即為低鉀血癥。
低鉀血癥患者通常會有四肢無力、厭食、惡心、嘔吐及腹脹等癥狀,嚴重者累及呼吸肌,導致呼吸肌麻痹;對心臟的危害最為嚴重,可導致惡性心律失常、心臟驟停、猝死等危及生命。
低鉀血癥的治療,需要找到其致病原因,控制住原發(fā)疾病,才能從根本上治療低鉀血癥。導致低鉀血癥常見的原因有很多。鉀攝入不足或丟失過多,進食量過少,營養(yǎng)不良;劇烈腹瀉、嘔吐等通過胃腸道或長時間高溫作業(yè)、大量出汗、大面積燒傷等通過體表丟失。腎臟排泄鉀過多,鉀從腎臟丟失,如腎小管酸中毒、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庫欣綜合征、Bartter 綜合征、Gitelman 綜合征等疾病。鉀的分布異常,如甲亢、家族性周期性低鉀麻痹、胰島素治療、酸中毒糾正過程中等。速尿、氫氯噻嗪、壽比山等利尿藥,以及甘草類藥物,均可引起低鉀血癥。
醫(yī)務人員提醒,生活中,我們可以這樣穿上鎧“鉀”。多攝入富含鉀豐富的食物,如香蕉、橘子、橙子、肉類、蘑菇、海帶、紫菜等。減少高鹽、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攝入。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會削弱身體內的礦物質吸收,并增加身體內的酸性負擔,從而使低鉀血癥更容易發(fā)生。減少咖啡因和碳酸飲料的飲用,這些飲料中含有大量的飽和糖分和化學添加劑,會影響體內鉀的平衡。監(jiān)測鉀的水平。如果您是低鉀血癥的患者,要定期監(jiān)測鉀的水平及至醫(yī)院隨診,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慎用利尿劑。長期使用利尿劑,很容易發(fā)生低血鉀;如必須使用利尿劑時,應該在專科醫(y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避免出現(xiàn)低鉀血癥。避免長時間高溫作業(yè),大量出汗時及時補充電解質水。
相對于普通人而言,高血壓患者、需要減肥的人、常腹瀉的人、愛出汗的人、糖尿病患者、骨質疏松的人、心衰患者要格外注意補鉀。(王艷立)
編輯:彭彥彰
責任編輯:劉汶林
編審: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