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全盲,公公小兒麻痹,自己自身聽力殘疾,可她孝老愛親,是鄰里親友眾口夸獎的孝順媳婦;收入微薄卻胸懷博愛,她17年結對關愛全縣28名困難兒童,其中失養(yǎng)兒童18名,以“媽”相稱的14名,她是各界群眾交口稱贊的“愛心媽媽”楊麗萍。

結對幫扶當“姨媽”
臨近開學,富順縣悅童社工中心志愿者楊麗萍又來到她結對陪伴的琵琶鎮(zhèn)困境兒童小月(化名)家,拿出一千元說:“我自己每年再資助你一千元學費。”但小月拒絕了,對“姨媽”說:“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我要靠勞動努力賺錢,保障完成學業(yè);姨媽幫助了那么多弟弟妹妹,這錢就拿去幫助更需要的人吧。”。時間飛快,四年來孩子的變化、成長歷歷在目,看著懂事的小月,讓楊麗萍既欣慰又感動,而這感覺竟讓她一時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
在2020年9月,楊麗萍根據(jù)了解到的信息,來到了小月寄住的富順縣琵琶鎮(zhèn)外婆家。作為大姐的小月15歲,二妹小花(化名)13歲,小弟5歲。仨姐弟均枯瘦矮小衣衫不整,見生人時神情呆滯,表現(xiàn)怯弱言語不暢,尤以小花最為嚴重,似乎內(nèi)心充滿恐懼。
原來小月家住當?shù)亟煌ú槐愕纳钌嚼铮颦h(huán)境惡劣和父親好逸惡勞致家境貧困,在政府的幫助下才建了一個簡易的家。母親由于生弟弟時難產(chǎn)離世,2020年,父親又被判刑入獄。之后,無依無靠的仨姐弟到家境同樣破落不堪的外婆家生活。
面臨仨姐弟的遭遇,令楊麗萍百感交集。她暗下決心予以關懷,盡力讓她們生活得陽光一點,自信一點。經(jīng)過深思,決定從心靈慰藉和生活信心入手,用親情來溫暖心靈,逐步消除她們的自閉心態(tài)。首先便是認親,她當即對孩子們表示:“我姓楊,與你們的母親同齡同姓算是姊妹;從今天起,我就是你們的姨媽。以后,你們在學習上、生活上、思想上有什么困難和想法都要告訴我,我們一起商量解決。”
臨別時,“姨媽”的禮物讓孩子們感到了莫名的溫暖,久違的母愛似乎又在眼前浮現(xiàn)。
親情陪伴助成長
之后,她不定期上門陪伴,特別是過節(jié)、生日等都有禮物慰問,孩子們在親情的感召下,很快就與她無話不談。她也常常帶他們?nèi)ス浣肿^子或參與家人團聚,以濃厚親情。
她的“親情”陪伴,也吸引了其他愛心人士的加入。不善言談、不交流內(nèi)心的小月,把主要精力放到讀書上,中考還考上了國重中學富順二中,在愛心人士每月資助600元后順利入學。
有了希望,小月讀書更加勤奮。她也給予了經(jīng)濟和生活上的更多幫扶,以家長的名義加強與老師交流,動員讀大學的兒子加強輔導,針對學習短板,利用假期請專業(yè)老教師開小灶輔導。
在“姨媽”的陪伴呵護和情緒疏導下,小月擺脫了孤獨無助的負面影響,老師也對這位特殊學生給予更多的關懷和督促,學習成績得到穩(wěn)定提升。2023年高考,小月被一所大學錄取。
言傳身教育良才
四年的接觸下,小月對“姨媽”的傳承母親感恩社會、回報社會、助人為樂的家風家教和靠勤奮敬業(yè)撐起一個家的擔當作為敬佩不已,對“姨媽”常常掛在嘴邊的“四自”精神講解牢記于心,并運用于學習和社會實踐中。
小月深知,讀大學的費用大多是“姨媽”籌的,為減輕“姨媽”的壓力,小月開始了勤工儉學。身材矮小的小月跑上跑下為別人送餐,常常自己都顧不上吃飯。小月的服務態(tài)度和質量廣受好評,老板還把小月的勤奮好學作為榜樣教育子女,這些讓小月從汗水里感悟到了人生的價值。2023年寒假,小月還主動報名參加了自貢燈會的志愿服務,用自己的方式來回報社會。如今的小月,正在大學校園中朝著自己的夢想努力奮斗,而她與“姨媽”的暖心故事仍在繼續(xù)。
“看著每個孩子們都一天天陽光起來、活潑開朗起來,我打心里感到高興。”楊麗萍說。
在她體貼入微的關懷下,結對的一個個困境兒童的生活乃至人生都被改寫。目前,失養(yǎng)兒童已成人3人,均靠一技之長實現(xiàn)較穩(wěn)定就業(yè),也有了一份收入,基本實現(xiàn)了她向往的困境兒童成長成才的美好愿望。(張真德 劉瑞)
編輯:李鈺華
責任編輯:余鳳
編審:喻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