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貢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核醫(yī)學科成功完成了一例利用注射重組人促甲狀腺激素輔助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術后進行碘131治療的案例,這一創(chuàng)新療法為該類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標志著該醫(yī)院在甲狀腺癌治療領域取得了又一項重要進展。
2024年8月,59歲的唐阿姨在體檢時被檢查出患有甲狀腺結節(jié),并隨即前往自貢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就診。遺憾的是,術中冰凍活檢結果顯示存在乳頭狀甲狀腺癌細胞,因此她接受了甲狀腺全切及頸部淋巴結清掃手術。和許多甲狀腺切除患者一樣,唐阿姨術后面臨甲狀腺功能缺失的問題,需要長期服用左旋甲狀腺素鈉片來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一旦停藥,她就會出現(xiàn)怕冷畏寒、全身水腫、情緒低落、全身乏力、體重增加、食欲減退等癥狀,而對于甲狀腺癌患者來說,停藥還可能增加癌細胞復發(fā)的風險。
分化型甲狀腺癌術后碘131治療是降低復發(fā)和轉移風險的常規(guī)方案。以往,為確保治療效果,患者通常需要停用左旋甲狀腺素鈉片約2-4周,待促甲狀腺激素升高后再進行碘131治療。然而,停藥期間患者不得不忍受各種甲狀腺激素低下引起的不適和心理壓力。
術后一個多月,唐阿姨前往醫(yī)院核醫(yī)學科預約碘131治療。她表示:“停藥等待的時間太長,期間又不能用藥,真的很難受。如果能通過注射重組人促甲狀腺激素快速達到治療要求,并且不用停藥,那當然很好。”在得知這一新療法后,唐阿姨決定嘗試。
核醫(yī)學科的治療組醫(yī)生們綜合評估了唐阿姨的病情,并為她制定了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根據(jù)用藥說明,唐阿姨在48小時內完成了兩次重組人促甲狀腺激素的注射。22日下午的促甲狀腺激素檢測結果顯示,她的指標已達到碘131治療的要求,隨后她服用了碘131。25日,唐阿姨順利出院,期間未出現(xiàn)明顯不適。
自貢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核醫(yī)學科主任邵付強介紹,重組人促甲狀腺激素是一種與人體內垂體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同類的糖蛋白。首次注射后48小時內,它能快速提升患者體內的促甲狀腺激素水平,促進碘的攝取和有機化,從而使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能夠更快地接受碘治療。這種注射方法不僅有效縮短了治療前的等待時間,還避免了停藥給患者帶來的諸多不便和痛苦。在甲狀腺手術后注射重組人促甲狀腺激素,是當前治療分化型甲狀腺癌的理想組合療法之一。(李易蔓)
編輯:金艷
責任編輯:冉華陽
編審:吳山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