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是農歷正月十五,恰逢富順縣代寺鎮(zhèn)趕集日,不少糧農一大早就來到鎮(zhèn)上、村里的農資經營網點,選購今年大春生產需要的農資,共享科技場盛宴。

“‘宜香優(yōu)2252’是省上跟縣上的主推品種,這個品種米質好,再生能力更強,適宜我們這些地方種植。”在代寺鎮(zhèn)李子村李子鋪供銷社莊稼醫(yī)院,鎮(zhèn)農業(yè)服務中心副主任、高級農藝師卓剛根據“中稻+再生稻”種植模式的要求,向糧農推廣高產水稻品種。 ?
“今天是正月十五,早點來買谷種,買回去把稻田打整干凈,好早點下田育秧。”白羊村糧農肖家平今年準備栽插水稻4畝,她聽了專家的現場講解,立即購買了谷種,還預定了肥料、農膜等農資。

?代寺鎮(zhèn)是富順縣東部稻粱科技發(fā)展區(qū)核心區(qū),常年種植水稻36000畝,每年大春備耕期間,鎮(zhèn)里就對糧農兌現耕地地力補貼、種糧大戶補貼,提高糧農的生產積極性。“今年的農資品種又豐富質量又好,我們村的糧農僅今天購買農資的金額不少于10萬元。”李子村鄉(xiāng)村振興專干何狀元說。元宵節(jié)當天,代寺鎮(zhèn)10多家農資經營網點人頭攢動,種子、除草劑、生物肥等各類農資琳瑯滿目,糧農選購農資的熱情高漲。
除了熱鬧的農資市場,田園里機械化翻整田塊作業(yè)也拉開了春耕序幕。“盡管是機械化作業(yè),但是我要種40多畝水稻,還是需要好幾天做備耕準備。”豐光村種糧大戶劉家聲一家人顧不上做午飯,分工抽水灌田、翻犁谷樁,平整出秧母田等氣溫回暖就開始育秧。


“現在我們主要是指導農戶蓄水保水備足農資,然后秧田培肥,把秧田適時的整理出來,2月下旬好及時播種。”代寺鎮(zhèn)科技副鎮(zhèn)長聶洪建說,為實現全鎮(zhèn)水稻產量2.4萬噸的目標,已落實基層農技人員利用趕集日、院壩會廣泛推廣水稻生產良種良法,做到早播早栽保豐收。
?
編輯:王雨爽
責任編輯:吉方東
編審:韓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