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嘗嘗咱果敢社區(qū)的特色‘黑甜玉’玉米,能直接生吃,又脆又甜!”6月16日19時,巴中市巴城記憶文創(chuàng)產業(yè)園的一個攤位前,一聲吆喝引得市民圍攏。翠綠的玉米穗被掰開瞬間,晶瑩如黑瑪瑙的玉米粒粒爆漿,甜香撲鼻——這個能當水果吃的玉米,是當?shù)乇P活撂荒地、試種成功的“金棒子”,背后藏著一場激活土地與鄉(xiāng)村振興的“甜蜜實驗”。

荒地煥新顏 特色玉米試種啟新程
在大多數(shù)人的印象中,玉米必須煮熟了才能吃,但在巴州區(qū)鼎山鎮(zhèn)果敢社區(qū),卻種出了能夠生吃的玉米。這種顛覆傳統(tǒng)認知的玉米,正成為當?shù)卮迕裨鍪罩赂坏摹敖鸢糇印薄?/p>
談及種玉米的初衷,果敢社區(qū)黨支部書記鐘紹川感慨頗深。“近年來,農村青壯年大量外出務工,村里留守的多是老年人,勞動力缺乏導致土地荒蕪。”鐘紹川說,為了讓閑置撂荒地重新煥發(fā)生機,助力社區(qū)集體經濟增收,他一直在尋找合適的產業(yè)項目。
去年一次外出考察時,他的目光被一款優(yōu)質、高產且適合本土種植的玉米新品種“黑甜玉13號”吸引。“當時就覺得這是個好機會,不過畢竟是新品種,第一年試種心里也沒底,不知道種出來效果如何。”鐘紹川說。因此,今年先試種2畝黑甜玉和7畝黑糯玉米。
別看試種面積不大,其中的種植管理卻大有講究。種下的3000株玉米正常情況下一株基本上能長3根玉米,但為了保證品質,第一年每一株只保留了一根。玉米地不僅孕育著希望的果實,也為當?shù)卮迕裉峁┝嗽诩议T口就業(yè)的機會。村民們在玉米地里除草、施肥,能有一份額外的收入。“在這兒干活比我們自己種還來錢呢!”村民鐘川林說。
品質鑄就口碑 生吃玉米成市場新寵
6月中旬,正值玉米成熟的季節(jié),走進果敢社區(qū),連片的玉米田宛如一片綠色海洋,茂密蔥郁。鐘紹川和村民們穿梭其中,忙著采摘、裝袋。“瞧,這玉米穗大粒滿,沒有一個是壞的!”鐘紹川隨手摘下一根玉米向記者展示,撕開層層苞葉,顆顆晶瑩飽滿的玉米粒如黑瑪瑙一般排列整齊。
鐘紹川介紹,“黑甜玉13號”富含花青素、硒元素,營養(yǎng)價值極高,具有抗氧化、增強免疫力、改善視力等諸多功效。輕輕咬上一口,玉米粒瞬間爆漿,脆甜爽口的滋味在口中散開,讓人回味無窮。

據(jù)專業(yè)機構評定,與市場普通玉米相比,“黑甜玉”玉米優(yōu)勢顯著。它不僅屬于“非轉基因”玉米,硒等元素含量也遠超普通玉米,營養(yǎng)又健康。憑借這些獨特的優(yōu)勢,“黑甜玉13號”曾多次在全國鮮食玉米大會上斬獲“最佳風味獎”“最佳外觀獎”“全國優(yōu)秀展示品種獎”“2019鮮食玉米品種十佳風味金獎”等殊榮。
書記變身“帶貨達人” 線上線下拓寬銷路
第一年試種成果斐然,如何將玉米更好地推廣出去,成了當?shù)馗刹總兯伎嫉闹攸c。6月15日,烈日炎炎,鐘紹川和村民們來到地里,摘了幾大口袋玉米運到社區(qū)場鎮(zhèn)上售賣。“鄉(xiāng)親們,過來看過來嘗,剛摘的可生吃玉米,口感好得很哦!”隨著一聲聲熱情的吆喝,許多居民紛紛圍上前來,嘗鮮過后便爭先購買,當天就收獲了700余元的收入。

6月16日下午6點,鐘紹川又與社區(qū)干部職工開著面包車,滿載著玉米和鼎山鎮(zhèn)的土雞蛋,奔赴巴城記憶文創(chuàng)產業(yè)園開展“書記助農”活動。下車后,大家扛著一袋袋沉甸甸的玉米,汗水很快就浸透了衣服,但每個人的臉上都充滿了干勁。“又脆又甜,好吃!”“第一次見到還能生吃的玉米,我給爸媽買點回去嘗嘗!”活動現(xiàn)場,香甜的玉米吸引了眾多過路市民品嘗購買。截至當晚9時許,運輸?shù)桨统堑?大口袋玉米全部賣完,大家回到果敢社區(qū)時,已是晚上11點。
“大家好,我們今天為大家?guī)砉疑鐓^(qū)第二種新玉米‘黑糯玉米’……”17日一大早,鐘紹川又來到玉米地錄起了視頻。連日來,除了線下推廣,他化身“帶貨達人”,通過網(wǎng)絡平臺發(fā)布玉米采摘、品嘗的視頻,鏡頭里的玉米迅速吸引了大量關注。這些視頻不僅讓周邊鄉(xiāng)鎮(zhèn)的居民知曉了果敢社區(qū)的特色玉米,還引來了外地朋友和老鄉(xiāng)的咨詢。不少人通過線上聯(lián)系,詢問購買渠道。
鐘紹川表示,今年的“黑甜玉”玉米已銷售90%,黑糯玉米也剛好成熟,正在采摘。“這只是起點,接下來,我們將擴大種植規(guī)模,借助線上線下融合的銷售模式,讓‘黑甜玉’玉米成為帶動村民致富、壯大集體經濟的支柱產業(yè),讓荒蕪的土地結出更多‘甜蜜’果實。”鐘紹川說。
編輯:馮方湲
責任編輯:金艷
編審: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