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貢燃氣,有位被同事稱為“庫房活地圖”的陳麗梅。作為從業(yè)十年的老庫房工,同時兼任分工會主席,她用書本里的知識把看似平凡的崗位干出了新名堂。
2014年剛接手庫房時,陳麗梅面對的是“配件迷宮”:貨架上燃氣閥門、管道接頭、密封圈密密麻麻,搶險維修材料庫房內,地上零散堆放著各類搶修工具與材料,物資沒有分類。有一次,搶險隊急著要DN50的管件,她在庫房里翻找了許久,急得滿頭大汗。老師傅一句“再這么找,用戶家的火都涼透了”,讓她暗下決心改變現狀。
正值公司開展“書香進班組”活動,她在職工書屋發(fā)現《倉儲管理實戰(zhàn)手冊》,書中的“ABC分類法”和“可視化管理”讓她眼前一亮。之后,她利用周末時間,將庫房物資按使用頻率、重要程度細致分類,貼上紅、藍、綠三色標簽區(qū)分搶險急用件、常用件和備用件,并制作電子版物資分布圖。這套方法成效顯著,同事取貨時間從平均5分鐘大幅縮短到1分鐘內。在去年冬天寒潮來襲,全市燃氣用量激增,搶險隊頻繁出入庫房的情況下,憑借這套分類法,每次搶險任務都未延誤。

兼任分工會主席后,組織活動的難題擺在陳麗梅面前。過去發(fā)通知、開會的傳統(tǒng)形式,職工參與積極性不高。她從《基層工會活動策劃指南》中汲取經驗,決定將讀書活動與工作實際相結合。在“燃氣安全讀書會”上,她邀請安檢員結合書中案例,生動講解如何排查安全隱患;開展“鹽都玫瑰書香”活動時,通過在食堂設置“讀書心愿墻”,收集職工的閱讀需求。當看到有女職工留言想看《家庭燃氣安全百科》,她立即采購書籍,組織分享會,現場演示檢查燃氣軟管、安裝報警器的方法。如今,工會活動場場爆滿,就連平日靦腆的新員工,也主動上臺分享讀書心得。
在工作中,陳麗梅始終將責任扛在肩上。去年夏天,八達公司承接約4.5萬戶老舊小區(qū)燃氣改造,涵蓋大安區(qū)、自流井區(qū)、沿灘區(qū)三個行政區(qū)的15個片區(qū)。那段時間,她每天扎根庫房,嚴格對照《燃氣施工物資管理規(guī)范》,按樓棟、工序仔細打包管件和工具。有一次,她發(fā)現一批密封圈臨近保質期,為確保施工安全,連夜聯系供應商調貨。看著同事們在高溫下奮戰(zhàn)施工,她更加堅定了信念,守好庫房就是守護燃氣供應的“大后方”。

日常里,陳麗梅養(yǎng)成了記筆記的習慣,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燃氣設備保養(yǎng)要點”“庫房防潮小妙招”。她還將這些知識編成朗朗上口的順口溜,如“閥門螺栓常檢查,生銹老化快更換;配件擺放按規(guī)格,緊急時刻不抓瞎”,大伙兒都說好記又實用。
這些年,公司發(fā)展得越來越快。如今公司擁有2座加壓儲氣球罐站、12座配氣站、1000多公里管網,為40萬戶家庭提供服務,陳麗梅見證著公司設施規(guī)模與服務版圖的持續(xù)拓展。十年來,她從書頁里找“金點子”,在庫房中守“安全閘”,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管好一顆螺絲,就是守護千家萬戶的溫暖。(張明)
編輯:馮方湲
責任編輯:金艷
編審:韓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