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網記者 繆靜
“愛上一座城,,可以有無數(shù)理由,,也不需要任何理由”“食在自貢,味在大安”“跟著美食去觸摸井鹽的味道,、川南寨堡的味道”……11月22日,,大安區(qū)文旅宣傳片在CCTV7黃金時段播出,2分鐘唯美鏡像之下,,醇厚男聲旁白講述“你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大安”,。
同時坐擁億萬年恐龍遺址,、兩千年鹽業(yè)文明、八百年彩燈風情,、鹽幫菜重要發(fā)祥地的大安,,濃縮匯聚了“最自貢”元素,多年來吸引了萬千游客,。大安區(qū)鹽龍燈美食文化,,作為天府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大放異彩,。
精彩紛呈
品千年鹽都匠心傳承
聞名世界的自貢恐龍博物館坐落于大安區(qū)大山鋪鎮(zhèn),,這里有地球物種的故事,邀您俯身傾聽來自遠古的呼喚,。作為中國第一座專業(yè)性恐龍博物館和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自貢恐龍博物館館藏的恐龍化石標本囊括了侏羅紀時期所有已知恐龍種類,是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之一,。
地處自貢東北部的大安區(qū),,擁有世界第一口人工鉆鑿的超千米鹽井燊海井。這口井至今仍在采用古法制鹽,,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和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一泉涌白玉,,萬里走黃金,。”走進景區(qū),,二門枋上的一副金色大字對聯(lián),,記錄了曾經的繁榮。來燊海井,,親眼目睹黑鹵從千米深井中提取的全過程,,感受傳統(tǒng)敞鍋熬鹽的獨特景象,品千年鹽都匠心傳承,。
眼下,,投資30億元的方特恐龍王國即將開園,這是華強方特集團在全國投資的唯一以恐龍為主題的游樂園,。由華僑城投資建設的中華彩燈大世界項目一期已于2020年春節(jié)成功開園,,并順利舉辦了第二十六屆自貢國際恐龍燈會。從某種意義上講,,彩燈大世界,、方特恐龍王國公園改變了川南文化旅游格局。精彩紛呈、不可復制的鹽龍燈食文旅資源,,正在加快轉化為推動大安區(qū)文旅融合高質量發(fā)展的強勁動力,。
近年來,大安區(qū)緊緊圍繞全省打造文化旅游強省的戰(zhàn)略部署,,于2019年成為全市唯一入圍首批“四川省天府旅游名縣創(chuàng)建候選縣”的區(qū)縣,。當前,正值大安區(qū)創(chuàng)建天府旅游名縣“百日攻堅”進入關鍵時刻,,該區(qū)調動一切可利用的旅游資源和力量,,力爭把大安區(qū)打造成享譽海內外的國際文化旅游目的地。
“我們正積極與周邊城市合作,,共推巴蜀民俗游,、研學科普游、紅色文化游,、美食川劇游等精品線路,,力爭用5年時間,打造一個國家5A級景區(qū),、一個國際旅游度假區(qū),,建成具有國際范兒、中國味兒,、鹽都情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要節(jié)點城市,。”大安區(qū)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有滋有味
覓文旅融合獨特味道
美景養(yǎng)眼怡情,,美食暖胃走心。愜意大安,,有人在這里讓生活慢下來,,讓精彩快起來。美食串連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留住萬千匆忙的腳步,。
聲名遠揚的火邊子牛肉,距今已有近200年歷史,,為中華民族飲食文化一絕,,助推了自貢“食之府”揚名。
地方美食及蘊藏其間的地方飲食文化,,是大安區(qū)文旅資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火邊子牛肉,一道道特色菜應接不暇:大安燒牛肉,、水煮牛肉,牛佛烘肘、牛佛蒸籠,,冷吃兔,、香辣兔頭、香辣鴨唇,、小煎雞,、口口脆,還有大安長生面,、大山鋪鄧抄手……大安區(qū)作為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美食天堂,,可謂有滋有味。智慧的大安人用川南獨有的烹飪方式,,水煮,、火爆、活渡,、小煎,、干煸、鹽泡,、冷吃,、紅燒……創(chuàng)造出了魚香、家常,、陳皮,、蒜泥、怪味,、紅油等系列鹽幫菜系和鹽商菜系,,成就了“吃在自貢,味在大安”的美名,。
“美食旅游的參與性,,比其他的旅游類型要強烈得多?!背碜载暤臉飞接慰蛷堉袷莻€地道的“吃貨”,,喜歡輕松愜意的周邊游。她建議,,把大安美食與觀光旅游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人們在游覽大安風景的秀麗、體驗恐龍王國的歡樂和千年鹽場風情的同時,,品嘗到味道正宗的大安飲食,,解讀到獨具特色的大安歷史,必然會豐富旅游活動,,增強人文感染,。
正在創(chuàng)建天府旅游名縣的大安已用熱情燃起爐火,,再用美食招待游客。擺上一桌香氣撲鼻的“四菜一湯”:和平小煎雞,、新民蔥蔥鯽魚,、牛佛蒸籠、大安燒牛肉,、團結蘿卜湯,;饋贈幾道美妙絕倫的美食佳品:火邊子牛肉、牛佛烘肘,、大安冷吃兔,。這里的美食味道是井鹽的味道、川南寨堡的味道,、沱江和釜溪河的味道,,也是工匠的味道、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還有民生的味道、文旅融合的味道,。
魅力無窮
聚歷史文化厚重底蘊
根據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辦公室公布,,大安轄區(qū)內不可移動文物共有349處,其中,,古遺址8處,、古墓葬17處、古建筑185處,、石窟寺及石刻8處,、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77處、其他類文物54處,。轄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占全市15.4%;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占全市36.11%,;市、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14處,。
不止是文物遺跡富集,,大安區(qū)文物門類眾多,涵蓋井鹽文化,、化石遺址和革命文物等,。“與井鹽文化相關的古建筑特別多,?!贝蟀矃^(qū)文管所所長陳于懷介紹,,主要是鹽商和鹽業(yè)工人業(yè)余生活場所。此外,,大安區(qū)古寨堡多,,多為鹽商豪門生活的住宅大院和山寨,如王,、李、胡,、顏四大鹽商家族為了躲避戰(zhàn)亂,,聯(lián)合集資修建的三多寨、大安寨,、久安寨等,。
“吉成井遺址現(xiàn)場留存下來的天車、鹽井和附屬鹽業(yè)生產設施保存基本完好,,是目前我國現(xiàn)存鹽井及天車最集中的地區(qū),。”陳于懷告訴筆者,,大安區(qū)的古遺跡主要為井鹽生產的遺址和現(xiàn)場,,包括大安街、涼高山街,、大山鋪街等古鎮(zhèn)老街,。全市僅存18座天車,大安就有7座,。
揭開大安的家底,,化石遺址尤為亮眼——大山鋪恐龍化石遺址內有上百具恐龍及其他脊椎動物化石骨架,從水生的軟骨魚類,,到陸生的爬行動物佼佼者,,應有盡有。長山嶺硅化木遺址對研究中侏羅紀時期自貢地區(qū)的古地理,、古氣候環(huán)境以及與恐龍之間的相互關系,,都具有一定的科學價值,被稱作“大自然的紀念碑”,。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還發(fā)現(xiàn)了董家村、土柱村等52處恐龍化石埋藏點,。
大安區(qū)還有優(yōu)秀的革命傳統(tǒng)和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從辛亥革命到土地革命、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仁人志士,,紅巖英烈江姐、紅軍早期高級將領鄧萍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江姐故居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級紅色旅游景區(qū)。目前,,江姐故居,、鄧萍故居正申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編輯:陳翠
責任編輯:鐘小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