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網記者 張才 攝影 宋姿熠
“二姐,!你認得到我不?我是趙墩兒(音)啊……”4月19日下午,,自貢市社會福利和康復治療中心康復治療科女病區(qū),,從瀘州趕來的趙女士緊緊摟住一位名叫趙聯芳的病人,喜極而涕。
據悉,,這對年過六旬的姐妹已經分離了整整24年,,期間趙女士無數次夢見“從小腦筋就有些扯不轉”的姐姐回家了,如今在自貢市社會福利和康復治療中心工作人員不懈努力下,,終于“夢想成真”,。
六旬瀘州姐妹自貢相見
救助
事情還得從2021年1月26日說起,寒冬臘月,,一名老人倒在沿灘區(qū)鄧關黃嶺村一條水溝里,,群眾發(fā)現后迅速報警,當地派出所民警趕到現場后,,由于得不到任何有效信息,,只好連夜將其送往自貢市社會福利和康復治療中心救助科(原自貢市救助管理站)。
“當時老人身上全是泥,?!本戎乒ぷ魅藛T鐘麗回憶,幫老人洗完澡,、換上干凈衣服,、填飽肚子后雙方進行了對話:“她只曉得自己的名字叫趙良芳(音),其它一問三不知,?!?/p>
第二天一大早,救助科工作人員通過系統(tǒng)查詢未獲得和“趙良芳”情況相符信息,,隨后便通過媒體和網絡平臺發(fā)布了尋親信息,,并到派出所進行了信息采集比對。
多方尋找無果后,,根據老人身體情況和精神狀況,,救助科工作人員將其送往自貢市社會福利和康復治療中心康復治療科接受治療。
趙聯芳接受檢查
尋親
康復治療科醫(yī)護人員問:“你今天早上吃的啥子,?”
趙良芳回答:“稀飯,、饅頭?!?/p>
康復治療科醫(yī)護人員問:“昨天吃了啥,?”
趙良芳回答:“不曉得?!?/p>
康復治療科醫(yī)護人員問:“一加一等于多少,?”
趙良芳搖了搖頭,想了想,,然后自己重新出了一道題:“我曉得二加三等于八,?!?/p>
據康復治療科醫(yī)護人員介紹,,趙良芳有智力方面缺陷,,記憶短暫,在語言表達上存在困難,,日常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在康復科接受治療期間除了定時服藥之外,還要接受“精神治療”——即和醫(yī)護人員擺龍門陣拉家常,。
在醫(yī)護人員精心照顧下,,隨著時間的推移,趙良芳情況逐漸好轉,,為了幫助其找到家人,,救助科工作人員適時介入,試圖通過閑聊的方式獲取相關信息,。
“內容包括想不想得起來和誰住在一起啊,,家里養(yǎng)了幾只雞、幾頭豬啊,,平時到哪里趕場等等,。”鐘麗稱經過數十次往返溝通交流,,從對方一大堆毫無邏輯關系的零言碎語中,,終于成功提取到了“開明村”和“王某遠”兩個有效詞匯。
當系統(tǒng)查詢從自貢市進一步擴大到全川后,,很快就有了結果:和自貢相鄰的瀘州市瀘縣得勝鎮(zhèn)的確有一個叫“開明村”的地方(現已和其它村組合并為仁和村,,開明村不復存在)。救助科工作人員隨即和瀘州市民政部門取得聯系,,對方反饋經照片確認趙良芳(實為趙聯芳)為確為當地人,,王X遠為其丈夫,趙聯芳于20多年前走失,,戶口已注銷,。
六旬瀘州姐妹自貢相見
回家
“今年春節(jié)我一連夢到了她兩回,就想都24年了,,今年該回來了吧……” 趙女士稱1997年姐姐趙聯芳上街趕場時走失,,全家人幾乎找遍了周邊鄉(xiāng)鎮(zhèn),盡管時過境遷兩姐妹的父母先后離開了人世,,但在她的心里仍然時時念著,、想著。
“(民政部門工作人員)說等辦理好手續(xù)就送她回來,,可是我實在是等不及了,?!?月19日上午,趙女士趕到自貢,,在自貢市社會福利和康復治療中心康復治療科女病區(qū),,一眼就認出了姐姐趙聯芳,一句“這些年你過得好不好,,姐姐”剛出口就禁不住眼淚漣漣,。
更神奇的是趙聯芳似乎恢復了記憶,認出了眼前的親人,,連聲說:“認得到——認得到——你是趙墩兒(音),。”一旁的醫(yī)務人員在感動之余又嘖嘖稱奇,。
趙女士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次來就是要接姐姐回家,稱如今老家已經由農村變成了城鎮(zhèn),,原來的農村戶口轉成了城鎮(zhèn)戶口,,家里的經濟條件也好起來了。
瀘州市瀘縣得勝鎮(zhèn)社會事務辦工作人員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介紹,,接到自貢市民政部門關于趙聯芳尋親的信息后,,經多方核實確認趙聯芳確系本地人,其丈夫王某遠現為當地民政供養(yǎng)對象,,二人育有一子,,于趙聯芳走失后不久同樣走失,至今仍無音訊,。對方在電話里表示,,目前正在和王某遠溝通并商議趙聯芳回家的相關事宜,并承諾民政部門會積極協(xié)調對其做好妥善安置,,使得趙聯芳今后的生活能夠得到保障,。
同時趙女士也對記者明確表達了把姐姐接到自己家來,為她養(yǎng)老的想法,。
目前,,自貢民政部門正按程序與瀘州民政部門完成交接手續(xù), 4月21日,,在自貢市社會福利和康復治療中心救助科工作人員的護送下,,趙聯芳回到了闊別24年的家中。
編輯:張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