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剛 / 文
1
馬爾克斯當然是故事圣手,他的敘述天馬行空意象紛呈,,亦如江河決堤滔滔萬里,。國內(nèi)作家得其要旨者不過3,、5人,,亦堪稱大家,。拉美作家的詭異狐疑非常人可學,,這是他們固有的歷史文化,。
人們只知道他的《百年孤獨》,,但真正讓人怦然心動的是? 《霍亂時期的愛情》。 他塑造了一個愛情狂人弗洛倫蒂諾,,為了他心愛的費爾米娜幾乎終其一生在追求,,堪稱南美的“尾生”? 。
2
今天剛讀完,,東野圭吾《嫌疑人X的獻身》,,一個離奇又好看的故事,文字輕松灑脫,,引人入勝,。東野圭吾是比柯南道爾和阿加莎還好的旅行讀物。剛才電影頻道預告,,今晚的佳片有約是據(jù)東野的同名小說改編的一部影片《浪失解憂雜貨店》,,期待一下。
3
兩個捷克作家一一克里瑪《布拉格精神》赫拉巴爾《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
對這個波西米亞地區(qū)的國家,,我們知之甚少,作家卡夫卡,、哈謝克,、里爾克、伏契克,、昆德拉,,音樂家德沃夏克、斯美塔拉,,大致如此,。但僅僅這些人,無一不是現(xiàn)當代文化藝術(shù)高峰,,讓人翹首仰止,。
克里瑪總結(jié)道:歐洲的戰(zhàn)爭幾乎都影響到捷克這個國家,布拉格經(jīng)常被包圍,、占領(lǐng),。然而,這個城市更寧愿談判,,甚至投降,,而不是反抗,。這種姿態(tài)使它得以幸存,,盡管飽受垢病并付出慘痛代價,。克里瑪說,,……對一個承受自身命運的人,,和承受自身歷史的民族來說,忍耐和不屈不撓是必須的,。
克里瑪和哈維爾把布拉格的性格歸納為“悖謬”一一被稱為“百塔之城的城市”它布滿教堂,,但基督徒只是很少的數(shù)目;擁有中歐最古老的大學和眾多的文化人,,但世界上很少有地方像這里輕視學問,;前9位總統(tǒng)在豪華的宮廷里極盡享樂之后都進了骯臟的監(jiān)獄。
卡夫卡和哈謝克,,一個是素食主義者,、戒酒、自我專注的苦行僧,,另一個則是醉鬼,、無政府主義者、美食家,。哈謝克的老婆一次讓它去買醬油,,他一出門就竄進了臺球室然后開始喝,直到一周以后,,他老婆到處找人,,他才拎著半瓶醬油回家??ǚ蚩ê退喔魩讞l街,、去世的時間相距不到一年,但他們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時代,、手法大相徑庭。布拉格人用“卡夫卡式的”形容生活的荒謬,,用“哈謝克式的”來形容面對暴力的消極與幽默,。
赫拉巴爾是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作家,這本《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十分有趣,,有的細節(jié)讓人瞠目結(jié)舌,,可作為布拉格市井生活的一面鏡子,在夏日的煩悶中猶如輕風拂面,,讓人樂以忘憂,。
4
喬治-奧威爾《一九八四》,。這本寫于一九四八年的書取名《一九八四》,是奧威的預言,,更是對過往的折射,,充滿著殘酷與窒息感,有評論家說這本書是他早年在寄宿學校的不幸遭遇引發(fā)的,。奧威爾最多是一個三流作家,,寫了很多無人問津的作品,人們記住他僅僅是因為這本政治預言小說,。奧威爾實在是一個沒有福分的人,,當這本書在1950年引人關(guān)注,眼看就要名利雙收的時候,,他卻恰好在那一年死去了,。
5
《惡意》東野圭吾的又一部,最輕松愉快的閱讀,,可以一目十行,,可以蕭散慵懶,依然引人入勝,,手不釋卷,。堪比當年讀金庸,、讀《水滸》,、讀《三國》。所以,,關(guān)于好書的標準不應該只有一種,。
《菊與刀》,一個美國人類女學者魯思-本尼迪克特關(guān)于日本人的研究成果,,好在不是論文的寫法,,有歸納也有細節(jié),閑時一翻,,頗有心得,。遺憾的是這是寫于70年前的書,對于今天的日本人恐怕亦非全豹,。
6
蔣兄推薦我讀《尋墓者說》,,這是一本關(guān)于蘇俄白銀時代作家群的整體塑像,我們熟知的一些人物肖洛霍夫丶帕斯捷爾納克,、巴別爾,、曼德施塔姆、茨維塔耶娃……在藍英年先生的筆下又有新的呈現(xiàn),,振奮,、向往與失落,、憂傷一同來臨。藍英年先生是蘇俄文學專家,,經(jīng)過他的史海鉤沉與實地探訪,,一切都是翔實生動可感的。
同時閱讀的還有雷巴科夫的《阿爾巴特街的兒女》,。這本書讓我自己遺憾,,如果早一點讀,可能作品格局不一樣,。這里不僅有愛情和個人命運,還有統(tǒng)帥的形象,,有巴庫的油田建設(shè),、西伯利亞的風雪,還有阿爾巴特街的風情女子和達官貴人,。一句話,,我們寫作的格局小了。本書在中國發(fā)行第一版是1988年初,,不知道,。第二版在1998年發(fā)行,在書店看到過,,不知道為什么沒買,。去年有做圖書的朋友寄了一本來,今年有時間讀了,,可惜整整晚了30年,!格局也小了30年!
4月23是世界讀書的,,有做文化報的記者朋友發(fā)了個朋友圈,,說四月天讀書天,春風十里不如讀你,。以此回應,。
最后為諸君奉上曼德爾施塔姆的詩句:
我已死一般厭倦這生活
我從它什么也不會收取
但我愛我的可憐的土地
因為別的土地我沒有見過
7
熊召政《張居正》,扎實厚重,,宏闊細膩,。近來讀關(guān)涉明朝書甚多,此4卷,,加上以前讀的劉斯奮《白門柳》3卷,,姚雪垠《李自成》5卷,計有600余萬字,。明代實在是一個值得關(guān)注的王朝,,西風東漸,,人文鼎盛,工商萌芽,,風氣開化,。而一至晚明則遽然傾頹,不可收拾,。三部書作者,,姚雪垠、熊召政為前后湖北文聯(lián)主席,,劉斯奮為廣東文聯(lián)主席,。三人均為“茅獎”獲得者。
書當快意讀易盡,,
客有可人期不來,。
世事相違每如此,
好懷百歲幾回開,?
8
李佩甫《生命冊》,。
30年前,讀過他的一個中篇《學習微笑》,,記憶猶新,。后來我也寫過一個中篇叫《學唱一支歌》,發(fā)在《四川文學》,,算是對佩甫先生的致敬,。今天讀了這本長篇《生命冊》。從高曉聲的陳奐生到李佩甫的吳大鵬,,都在反復書寫一個主題,,農(nóng)民進城。陳奐生惶恐瞻望,,吳大鵬卑微執(zhí)著 ,,幾代作家都在探究農(nóng)民如何楔入城市和城市中的農(nóng)民心態(tài),但現(xiàn)實實在要比文學更豐富更善變,,農(nóng)民進城的主題還在不斷進行著新的演繹,,在我們城鎮(zhèn)化不斷推進的今天,這個主題至少再有20年也不會過時,。李佩甫的《生命冊》,,充滿了作家一貫的悲憫情懷,以個中人的視角姿態(tài)讓這部書扎實豐滿有味耐讀,。本書也是茅盾文學獎和新中國70年70本書入選作品,。
9
木心《豹變》。短篇循環(huán)體小說,序言者童明認為,,這種長篇小說形態(tài)是現(xiàn)代主義文學的一個常見類別,,從安德森、海明威,、??思{代有演繹。
大人虎變,,小人革面,, 君子豹變。木心讀美術(shù),,卻是優(yōu)秀作家,。筆墨尤其鮮活,甚而典雅,,甚而現(xiàn)代,。帶著家園文化的根,作跨民族,、跨文明的旅行。
10
《孤星血淚》,,狄更斯小說《遠大前程》的電影版,,看過兩個版本,一個英國版,,一個美國版,。15年前,讓孩子讀了狄更斯的小說,,感覺這是狄更斯唯一一部帶著溫情的小說,,讓小孩懂得什么是苦難、美好,、善良?,F(xiàn)在看來,這點功夫沒有白費,。
在新婚之夜被拋棄的老處女哈維森小姐,,是一個經(jīng)典形象,我甚至認為??思{《獻給愛米麗小姐的玫瑰》靈感來源于此,。也可以理解為福克納向狄更斯的脫帽禮,。
這種現(xiàn)象很普遍,,我們津津樂道的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的開篇句式在胡安魯爾福《佩德羅-巴拉莫》可以找到幾乎完全相同的句式,,這也可以理解為老馬向胡安-魯爾福的脫帽禮,。
11
雷蒙德-錢德勒一一《漫長的告別》,,一本有趣好讀的書,語言簡潔有力,,讓人想起海明威,。錢德勒也是好萊塢名編劇,煙癮奇大,,脾氣不好,,經(jīng)常和導演干仗,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錢德勒之后,,美國還有一位以簡潔聞名的作家,號稱極簡主義的代表作家,,也姓雷蒙德,,叫卡佛。讀過他的幾個短篇,,《馬轡頭》《柴火》,,寫的凄涼動人。此人窮困潦倒一生,,經(jīng)常搬家,,以至沒時間寫出一個中篇,50來歲就去世了,。雷蒙德-卡佛以自身的際遇顛覆了很多人的美國夢,。
12
今天的微信被巴黎圣母院的火災刷屏。17年前,,也是4月,,整整17年前的4月,我剛好在巴黎,,在巴黎的圣母院,。那一年,剛好是雨果誕辰200年,,在闊大的圣母院中庭,,我花兩歐元點了一盞長明燈,緬懷這位偉大的文學前輩,。正是因為他的如椽之筆為我們留下對這座美妙建筑的精彩描述,,以及那些美好的、善良的,、丑惡的形象一起,,讓巴黎圣母院蜚聲世界。
今天巴黎圣母院的大火引人關(guān)注,是因為我們熟悉她,、了解她,,有想象、有情感寄托,。同樣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巴米揚大佛在10多年前被炸毀,,輿論好像要清靜得多。其實,,一切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chǎn),,都是人類共同的財富,都是我們的鄉(xiāng)愁,。
13
再導個讀,。出差住在兒子家,隨手在書柜里抽了本書翻,,英國女作家蕾秋-喬伊斯《一個人的朝圣》,。
一事無成的哈羅德-弗萊在退休后的某一天,收到老同事奎妮的一封信,,說她得了癌癥,,存世不久了。他寫了一封簡短的信安慰她,,之后他出去交信,。當走過一個又一個郵筒,他突然決定,,要步行穿越英格蘭,從最南端的金斯布里奇,,到最北端的貝里克去看望奎妮,,他覺得,只要奎妮想著他的告別,,她就不會離去……
關(guān)于一對中年喪子日漸疏離的夫妻,,關(guān)于善良與高貴,關(guān)于人生的隔膜與無奈,,關(guān)于報恩與自省,,在蕾秋溫暖的筆致下冰消雪融。女作家的敏銳視覺讓文本肌理豐滿,,讓故事生動細膩,,讓人手不釋卷。
關(guān)于蕾秋,,上網(wǎng)捜了一下,,說是一個有名的編劇,入圍過布克獎。僅此而己,。
作者藝術(shù)簡歷
陳剛,,男,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四川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在全國、省內(nèi)外報刊發(fā)表小說,、散文隨筆100余萬字,。曾為多家報刊撰寫專欄。出版有中短篇小說集《我們的時光》,,散文隨筆集《一縷墨痕》,。散文作品獲得中國散文學會舉辦的全國散文征文獎,入選四川當代散文大觀,。創(chuàng)作的電視文學作品《咸泉涌流的詩與歌》獲得四川省政府獎優(yōu)秀獎(一等獎),,第22屆中國電視“星光獎”提名獎。有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紅杜鵑》,。書法作品入選四川省中青年展,,首屆西部十二省區(qū)聯(lián)展,首屆全國公務(wù)員書法作品展,。書法作品應邀參加深圳小飛天秋拍(成交),。被巴金文學院,吉林圖書館,,宜賓科技館,,自貢檔案館,自貢圖書館,,中國西部書畫院收藏,,并在多處勒石銘碑。
編輯:馬莉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