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網(wǎng)記者?陳凡逸

“我將永遠堅守樸素的教育情懷:不誤學生,不負家長,不忘初心,!”自貢市沿灘區(qū)沿灘第二小學校教師王永會日前在接受采訪時說,。教師節(jié)前夕,,她被省教育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授予“四川省優(yōu)秀教師”稱號。
25年前,,從師范畢業(yè)的王永會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先后在沿灘區(qū)九洪鄉(xiāng)、王井鎮(zhèn)任教,。因當時鄉(xiāng)鎮(zhèn)學校師資薄弱,,王永會除了長期承擔著畢業(yè)班語文教學及班主任工作,還肩負了少先隊輔導員,、德育主任等任務,。農村學校大量的留守兒童,使德育工作壓力巨大,。面對困難,,她每天堅持7點30分前進教室,找學生談心,,及時掌握學情,,尤其關注留守孩子,常常利用周末進行家訪,。于是,,家長信任她,有困難就會想到“找王老師”,;孩子喜歡她,,心里有話都愿意跟她傾訴。
2012年,,王永會通過考調進入新建的沿灘區(qū)沿灘第二小學校后,,擔任教科室主任,負責教師培訓,、教研教改和教育科研工作。如何讓來自不同學校的老師勁往一處使,?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她傾力參與制訂了《沿灘二小“風格教師”培養(yǎng)計劃》,為學校教師隊伍梯度培養(yǎng)奠定了基礎,。
身為教科室主任,,王永會深知科研興校的重要意義。10年間,,她主研完成了市級以上課題3個,,其中一項階段成果獲省級二等獎、課題成果獲市政府一等獎,;指導完成市級以上科研課題2個,,其中一項獲省級一等獎,。
為了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王永會利用每周五的專題學習,、寒暑假培訓時間,,以邀請專家指導、經(jīng)驗交流,、讀書分享,、專題學習、技能競賽等形式開展校本培訓,;以集體研備,、課例研究深入開展教研活動;根據(jù)“風格教師”培養(yǎng)計劃,,以優(yōu)質課競賽,、“入格”教師展示課、“合格”教師研討課,、“立格”教師示范課等形式促進教師自我反思,,提升專業(yè)能力。
針對新教材,、新課標遇上新課改的實際問題,,王永會率先在自己負責的班上開展學習團隊建設,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開展自主學習,,開始嘗試以任務驅動激發(fā)學習興趣,,以活動代替?zhèn)鹘y(tǒng)的講授式教學……她將自己的實踐成果梳理成文,在各學校交流,,完成了“‘一三八’課堂范式解讀”“巧用思維導圖 助力語文教學”“關注單元要素 落實能力訓練”等專題講座,,為老師們解答了諸多困惑。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曾榮獲鹽都名師、市學科名師,、市學科骨干,、市優(yōu)秀少先隊輔導員等稱號的王永會說:“教書育人是我的選擇。當一名學生喜歡,、家長認可的老師,,就是我一生的追求?!?/p>
編輯:張文瀚
責任編輯:陳繼東
編審:舒旭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