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衣服,、扎染抱枕,、扎染畫……邁進藏在貢井老街深處的幸福染坊,,一個個鮮活的圖案躍動起來,,一件件精美作品訴說著千年文化沉淀的非遺扎染工藝,。
當時光的年輪來到現(xiàn)在,,非遺與我們在老街子社區(qū)相遇,。2018年,,扎染技藝進入社區(qū),;2020年6月14日,,老街幸福染坊正式揭牌,一顆“在社區(qū)”傳承非遺的種子開始生根發(fā)芽,。

一張白布,、一根皮筋,再搭配上孩子們充分大膽的想象力和靈巧的雙手,,這堂老街扎染交流課氣氛活躍,。

四川省工藝美術大師楊秀峰向孩子們介紹著扎染工藝的歷史、基本知識,、扎染特點和制作技巧,。“扎染古稱扎纈,,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而獨特的染色工藝,,扎染工藝分為扎結和染色兩部分,,通過紗、線,、繩等工具,,對織物進行扎、縫,、縛,、綴、夾等多種形式組合后進行染色,?!?/p>
五歲的萱萱是第一次參加社區(qū)組織的扎染體驗活動,看到一塊小小的白色方巾經(jīng)過設計,、折疊,、染色、拆線等一系列步驟,,最終折出了風琴折,、塔扎、云染等多種扎染樣式,,她開心地說:“太神奇了,,我以后還要參加,做出更好看的圖案,!”

老師的耐心指導,、學生的用心學習,這是在幸福染坊里最常見和溫馨的一幕,。
“與邀請非遺傳承人偶爾進社區(qū)開展活動不同,,我們的幸福染坊是直接由社區(qū)孵化而成的,主要開展扎染,、剪紙等學術交流,、技能培訓、產(chǎn)品展銷等項目,。目前,,已經(jīng)舉辦了100余次的非遺體驗培訓,2000多人參加了非遺的學習,?!崩辖肿由鐓^(qū)書記楊霞介紹道。
2023年12月29日,,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的2023年度四川非遺年度人物暨非遺保護傳承優(yōu)秀案例發(fā)布儀式上,,老街幸福染坊的“幸福染坊在社區(qū),傳承創(chuàng)新共發(fā)展”案例獲評2023非遺在社區(qū)優(yōu)秀案例。這一方小小的扎染,,早已讓非遺扎根社區(qū),、融入生活。
目前,,幸福染坊現(xiàn)有四川省工藝美術大師1名,,染坊為老街子社區(qū)培養(yǎng)了10余名專業(yè)扎染能手和染色人才。這些人員不僅掌握了扎染的基本理論和技法,,更能創(chuàng)作出新的扎染作品,,包括在傳統(tǒng)的扎染技藝技法上融入剪紙等其他民間工藝元素,讓扎染作品煥然一新,。在技藝培訓的基礎上,,先后建立了老街手藝人非遺體驗坊、老街子社區(qū)博物館,,搭建全新培訓基地,。同時,不斷開發(fā)扎染裝飾類新品,,使老街扎染進入市場銷售,,廣受市場好評,初步形成“自我造血,、反哺治理”的良性循環(huán),。
非遺,不是束之高閣的技藝絕活,,也不是躺在櫥窗里的藝術展品,,它凝聚著古老中國的智慧與情感,承載著真切的文化記憶,。而幸福染坊讓非遺保護傳承從“進社區(qū)”邁向“在社區(qū)”,,如今具有地域特色的天車、井鹽早已走出老街去交流展演,,成為了貢井文化的一張?zhí)厣?/p>
編輯:劉汶林
責任編輯:冉華陽
編審:喻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