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網記者 韓鈺 周馨鈺 攝影 芶思 楊銳
悠悠沱江水,千年古鹽道
說起自貢鹽運
不得不提到
古鹽道“黃金碼頭”——長灘


冬日暖陽下,,長灘中壩蔬菜現(xiàn)代農業(yè)園區(qū)生機盎然,綠油油的娃娃菜,、油麥菜長勢喜人,,滿載著蔬菜的三輪車、小卡車來回穿梭,,菜地里勞動者們正在使用機械翻土備耕,。

何曾想,20多年的時間,,中壩小菜地搖身一變,,成為種植面積近2500畝的天然無公害蔬菜基地,。


“長灘中壩是沱江最大的沖積壩,水分充足,,沖積土十分肥沃,,可減少肥料使用量40%以上。每年6至8月為沱江洪水淹沒期,,自然形成水旱輪作模式,,大大降低病蟲害發(fā)生率,是天然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區(qū),?!遍L灘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鐘孝云介紹道。

目前長灘中壩蔬菜基地年產量12000噸左右,,年產值2000萬元,,輻射帶動周邊鎮(zhèn)村5000余畝,產品遠銷云貴川渝等地,,“長灘蔬菜”逐步成為無公害蔬菜的代名詞,,連片的蔬菜地與圍繞而過的沱江一道構成長灘獨有的觀光農業(yè)風景線。
除了“農業(yè)+”觀光,,長灘的三大非遺也極具魅力,。作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已有千余年歷史的長灘打鐵花憑借集中獨特的形式,,驚險刺激的操作過程,,廣受歡迎。在長灘打鐵花非遺傳承工作室中,,記者看到鋼炭火爐,、坩堝、火鉗,、擊打板等多種打鐵花的工具,。

“表演打鐵花要選寬闊場地,打花前先要將廢鍋鐵等生鐵加上綠銅熔化成鐵水,。打花工匠輪流穿過花棚接鐵水,、打花,致使天空鐵花飛濺,,煙花閃耀,,爆竹聲聲?!遍L灘鎮(zhèn)文化站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長灘鎮(zhèn)另一項民俗活動,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富順連簫,,也是本地逢年過節(jié)等喜慶日子必表演的傳統(tǒng)技藝,。據(jù)了解,,在富順連簫表演中,舞者手持竹竿,,隨著音樂,、唱腔或講詞,有節(jié)奏地敲擊地面或人身體部位,,邊唱,、邊打、邊舞,,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而在美食方面,作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長灘泥鰍”精選本土上乘主料,,配料獨特,再結合火鍋,、川菜系中的色,、香、味,、型等特殊要求,,讓八方食客大快朵頤,享譽川南,。
長灘畫卷接近尾聲,我們來到最后一站——位于漁壩村小河包的“青禾”文創(chuàng)田院示范點,。木制柵欄,、石板小道、土罐長椅,、斑駁土墻……田園風味與現(xiàn)代藝術理念融合的農家小院映入眼簾,,與周圍千篇一律的農家院壩形成鮮明對比。


院內,,三五幾人圍爐而坐享用著下午茶,,興趣正濃的幾位“姐姐”在開心地打卡拍照,喜靜者則在水塘邊的搖椅上躺著感受愜意陽光,。院外,,一幅“落霞與孤鶩齊飛”的沱江夕陽美景。

為何在魚壩村打造風格化的文旅示范點,?“魚壩村是沱江河段上七大沖積壩之一,,地勢平坦,沿江景色宜人,,漁民在此聚居形成此村落,,也是現(xiàn)在的“千萬工程”示范村,。”長灘鎮(zhèn)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此打造“青禾”文創(chuàng)田院農文旅示范點,,是長灘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結合實際創(chuàng)新集體經濟模式的部分成果,。

“小院由村民委員會租賃魚壩村3組村民閑置農房9間,,協(xié)商租用10年。我們受邀請對小院進行亮化,、美化,、綠化風貌打造,突出產業(yè)融合,?!薄扒嗪獭蔽膭?chuàng)田院經營者介紹道,未來,,小院會繼續(xù)擴張,,打造成融合手工首飾、鄉(xiāng)村咖啡廳,、民謠酒吧,,特色民宿等數(shù)十種業(yè)態(tài)的文創(chuàng)聚集區(qū),為鄉(xiāng)村經濟發(fā)展注入新活力,。

編輯:周馨鈺
責任編輯:韓鈺
編審:舒旭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