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網(wǎng)記者 周姝 文/圖

與陳志鋼一樣深有同感的,,還有同村村民陳科,。今年3月,他在“村民說事”版塊留言:“上陽村21組的雪亮工程監(jiān)控攝像頭的燈幾天沒亮了,,可能是壞了,。”
“叮咚”一聲,,作為平臺管理員的上陽村黨總支書記肖松明收到消息后,,立即聯(lián)系電工一同前往處置。
肖松明告訴記者,,“川善治”是四川版的鄉(xiāng)村治理平臺,,也是全省村民的云端服務中心。在應用“村民說事”版塊,,上陽村一方面積極引導村民,,通過線上合理表達訴求,日活躍用戶量有200多人,,位居全市前列,;一方面積極主動線上回應訴求,能辦的馬上辦,、不能馬上辦的記下來研究統(tǒng)籌辦,,進一步提升群眾對治理提升的可知可感。

數(shù)字化助力村級事務管理流程再造,,讓上陽村基層治理有了新思路?;蒉r(nóng)政策,、務工信息、便民信息,,村里的大事小情都第一時間發(fā)在平臺,,這也讓在外務工的村民隨時隨地都能關注了解家鄉(xiāng)事。
“鄉(xiāng)親們,,中石油要招押運員2名,,工資3000多元一個月,購買五險”“5月13日至17日,,舒坪文化廣場將組織開展義診活動,,免費為大家針灸、拔罐”……一條條便民信息發(fā)布在“村內(nèi)頭條早知道”版塊,,讓村民“先人一步”獲取務工,、醫(yī)療、文化惠民等信息,。
“我們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通過全方位、全覆蓋,、多形式的深入宣傳,,讓‘川善治’平臺進入群眾生活,拉近為民服務距離,,逐步探索數(shù)字賦能基層治理的模式,。”舒坪街道黨工委書記林誠來坦言,,希望借助“川善治”平臺,,不斷豐富以人文素養(yǎng)為核心的多元應用場景,,有效增強人民群眾參與度和公共意識,,為培育文明鄉(xiāng)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注入新動能,。
編輯:張翠娜
責任編輯:鄭皓勻
編審:吳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