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記者 薛仁政 通訊員 王雯玉 徐心怡
秋風漸起,,廣州市民李阿姨卻感到了一絲不尋常的沉重。每晚,,她躺在床上,,望著窗外的月亮,,卻怎么也睡不著。白天,,她的情緒也變得異常敏感,,一片落葉的飄零讓她感到悲傷,一場秋雨的纏綿則讓她感到煩躁,,仿佛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一般,。
“杜甫曾寫過‘萬里悲秋常作客’,秋季情感的波動是一種正常的現象,?!睆V州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治未病科副主任高三德介紹,《黃帝內經》中曾有記載:“西風生于秋,,病在肺”“在志為憂”,,即秋應于肺,憂慮,、悲傷是秋季的情緒特點,;從生理學分析,人體生物鐘也因不適應日照時間長短的變化,,導致生理節(jié)律紊亂和內分泌失調,,進而使得情緒與精神狀態(tài)受到影響。
“‘悲秋’是陰虛導致的虛火上炎,,是因為身體的陰液不足,,無法滋養(yǎng)和制約陽氣,導致陽氣相對過盛,,出現的一種虛性亢奮狀態(tài),。主要表現為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口干舌燥,、失眠健忘等?!备呷卤硎?,對于虛火,不能用清熱瀉火的方法,,而是要通過滋陰降火來調理,。
他建議,,調節(jié)“悲秋”首先要注意調整生活方式。應避免熬夜,,晚上盡量在十點前入睡來養(yǎng)陰血,。保持心情舒暢,可以嘗試冥想,、瑜伽等方式來緩解壓力和焦慮,。選擇一些溫和的運動,如散步,、太極拳等,,避免夜間運動和劇烈運動導致出汗多而傷陰。
其次,,可以適當地吃一些有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百合,、蓮子,、芝麻、核桃仁等,,避免辛辣,、煎炸、油膩的食物,。
最后,,可以通過飲中醫(yī)湯水來調節(jié)秋天的情緒不佳和失眠。該院治未病科主治中醫(yī)師潘雨薇為市民推薦了兩個湯方供參考,。
甘麥大棗茶
甘麥大棗茶出自漢代醫(yī)圣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具有養(yǎng)心安神、補脾益氣的功效,,適用于失眠,、情緒不穩(wěn)、精神恍惚,、悲傷欲哭等癥狀,,對于現代人常見的睡眠障礙、更年期綜合征等有輔助治療作用,。
配料表:甘草9克,,小麥30克,大棗10枚,。
做法:將甘草,、小麥、大棗洗凈,,放入鍋中,,加入清水,煮沸后轉小火煮30分鐘,,去渣取汁,,睡前代茶飲用。
石斛花旗參烏雞湯
石斛花旗參烏雞湯具有滋陰補氣,、清熱生津的功效,,適合于氣陰兩虛的人群,特別是經常熬夜,、工作壓力大的失眠人群,。
配料表:烏雞1只,石斛15克,,花旗參10克,,麥冬15克,百合10克,,無花果5顆,,生姜3片。
做法:
1. 將烏雞洗凈,,放入沸水中滾5分鐘,,撈起,用水洗凈,,瀝干,。
2. 將干花旗參用溫水浸泡軟后洗凈切片,將烏雞和其他藥材放入煲湯鍋中,。
3. 煲內加入清水,,猛火燒開后,改用中火煲1到1.5小時入鹽調味即可,。(羊城晚報)
編輯:金艷
責任編輯:冉華陽
編審:舒旭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