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為什么能夠成為十二生肖之一,?全國各地有什么特別的年俗,?走進博物館,在這些展覽里都能找到答案,。

“春節(jié)——中國人慶祝傳統(tǒng)新年的社會實踐”2024年12月成功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為傳承弘揚春節(jié)文化,,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營造歡度春節(jié)的濃厚氛圍,,國家文物局辦公室發(fā)出通知,,就做好2025年“博物館里過大年”活動進行部署。
迎接申遺成功后首個春節(jié),,各地博物館系列展覽“上新”,,“年味”十足!
乙巳蛇年將至 這些新展與“蛇”有關
中國有哪些與“蛇”及春節(jié)傳統(tǒng)習俗相關的文物,?來這場展覽看一看,。
在近日開幕的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蛇年生肖文物展上,115件(套)與“蛇”及春節(jié)傳統(tǒng)習俗相關的館藏文物展現(xiàn)了古人與蛇的有趣互動,。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蛇是靈動、智慧,、生命力的象征,,是古人關注的對象之一,產生了涉及民俗,、宗教,、文學、藝術等諸多領域的文獻,、文物,、遺址遺跡。

1月14日,“靈影仙蹤:上海博物館蛇年迎春展”在上海博物館人民廣場館開幕,。上海博物館展覽部副主任褚馨介紹說,,此次展覽之所以命名為“靈影仙蹤”,是以“綠野仙蹤”為靈感,,“蛇是一種非常靈動,、可以蛻變的動物,在中國古代的傳說中又非常具有神秘感,,展覽的英文名翻譯過來就是‘像蛇一樣滑入春天’”,。

申遺成功后首個春節(jié) 非遺民俗引關注
文化和旅游部自1月7日(農歷臘月初八)至3月1日(農歷二月初二),,統(tǒng)籌開展2025年春節(jié)主題文化和旅游活動,。活動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聚焦“歡歡喜喜過大年”主題,,組織開展七大板塊27項主體活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打造百姓新春文化大聯(lián)歡。
寫“?!弊?、舞獅秀、彩燈展……在北京,,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正在展出的“過年——春節(jié)主題展”中展出了各地迎新春的傳統(tǒng)習俗,。主題展面積約2600平方米,展示120余項與春節(jié)相關的非遺代表性項目,。

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黨委書記王晨陽表示,主題展讓觀眾直觀感受春節(jié)文化的風采神韻,,進而展現(xiàn)春節(jié)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承載的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精神與生存智慧,,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題化、系統(tǒng)化,、場景化展示的有益探索,。
近期,2025年浙江省“博物館里過大年”活動在浙江省博物館之江館區(qū)開幕,。據(jù)了解,,春節(jié)期間,浙江各級公共博物館上下聯(lián)動,,將推出“博物館里過大年”系列展覽200個,,活動392個1889場次。同時,,浙江非國有博物館和近1000家鄉(xiāng)村博物館也策劃推出了一系列精彩紛呈的展覽活動,。

展覽服務方面,浙江全省博物館將正常開放,,有些館還推出了延時開放的惠民舉措,。浙江省博物館之江館區(qū)延時開放到晚上9點,。浙江自然博物院的24小時博物館為公眾提供了一個不閉館的文化空間。浙江省文化廣電和旅游廳黨組成員,、浙江省文物局局長朱海閔表示,,“博物館里過大年”是年俗文化的變遷,體現(xiàn)了公眾對高品質精神文化產品的旺盛需求,。
整合展陳資源 多館聯(lián)動賀新春
近日,,“京津冀博物館里過大年”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舉行,北京,、天津,、河北文物部門在系統(tǒng)梳理三地博物館文物資源基礎上,以“文物告訴你 何以中國節(jié)”為活動口號,,充分挖掘傳統(tǒng)節(jié)日特色,,促進文博資源聯(lián)動,相互引流賦能,,拉動節(jié)日文化消費,。
此次活動是京津冀三地“瓣瓣同心京津冀、歡歡喜喜過大年”主題系列活動之一,,也是“2025年京津冀迎新春系列文旅活動”六大板塊之一,。活動期間,,三地博物館共計推出展覽及文化活動約540項,,極大豐富三地人民群眾的春節(jié)文化生活。
1月15日,,“長安三萬里——陜西唐代文物精華展”在國家海洋博物館開幕,。此次展覽薈萃陜西歷史博物館、西安博物院,、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昭陵博物館、乾陵博物館,、西安市長安博物館,、寶雞市鳳翔區(qū)博物館、長武縣博物館等陜西省八家文博單位的約120件(套)唐代文物,,涵蓋陶俑,、金銀器、瓷器,、三彩器,、玉器、銅鏡等文物類型,,展示了唐代工藝的卓越成就,。

1月17日,,海南省博物館聯(lián)合故宮博物院等19家博物館舉辦的“譬若天工——中國古代文物中的科技奧秘”新年大展在海南省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總面積達1350平方米,通過145件(套)展品展示中國古代科技的成就與奧秘,,其中珍貴文物占比超過64%,,包括36件(套)國家一級文物。

海南省博物館館長朱磊介紹,,此次展覽聚焦文物背后的科技奧秘,從青銅鑄造,、造紙印刷,、瓷器制作、建筑營造和布匹織造等五個領域中反映古代科技創(chuàng)新的代表性文物,,為觀眾打開一扇了解中國古代文物科技文明的窗口。
走進博物館觀展覽,、看文物,、賞民俗,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趣味和魅力,,逐漸成為一種新年俗,。今年過年你準備“打卡”哪家博物館?
編輯:金艷
責任編輯:冉華陽
編審:韓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