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一天是不是這樣開始的:清晨匆忙出門,,順手抓一塊餅干當早餐,;中午趕工扒拉幾口飯,5分鐘解決戰(zhàn)斗,;深夜加班后,,再來一頓重口味宵夜……
這些看似“當代生存標配”的飲食習慣,,可能正悄悄偷走你的壽命,!《柳葉刀》數據顯示,,全球每年因不良飲食導致的死亡人數超過1100萬。
今天,,我們來盤點10個不良飲食習慣。
01,、不吃早餐
與經常吃早餐的人相比,,不吃早餐的人心血管疾病死亡和癌癥死亡的風險更高。另外,,如果不吃早餐,,身體在午餐時會更熱衷于那些高熱量食物,且吸收率也會提升,,容易變成脂肪儲存起來,。
吃早餐的時間也要注意。2023年《國際流行病學雜志》的研究發(fā)現,,與8點前吃早餐的人相比,,9點后吃早餐者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高59%,吃早餐的最佳時間應該是7點到8點,。
02,、吃飯?zhí)?/strong>
復旦大學2024年發(fā)表的研究發(fā)現,每餐不足5分鐘的人,,脂肪肝風險飆升81%,。進食過快會延遲飽腹信號傳遞,導致過量攝入熱量,,腰圍和內臟脂肪面積顯著增加,。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早餐用餐時間為15—20分鐘,,午,、晚餐用餐時間為20—30分鐘。
03,、晚餐吃得太晚
2021年的《營養(yǎng)素》(Nutrients)雜志發(fā)表了一篇研究,,分析了日本超過7萬名40到79歲人群的晚餐習慣。結果發(fā)現,,晚餐時間不規(guī)律(尤其是晚于8點或不固定)的人群,,腦出血風險升高44%。
中國營養(yǎng)學會建議,,晚餐時間最好在晚上6點到8點之間,。夜間消化功能減弱,,熱量更易轉化為脂肪堆積,導致內臟脂肪過高和肥胖風險,;吃得太晚,,消化系統(tǒng)負擔增加,還會影響到睡眠質量,。
04,、暴飲暴食
暴食會刺激胰液過量分泌,容易引發(fā)急性胰腺炎,。比如過節(jié)期間,,門診胰腺炎的接診率就高于平時。
暴飲暴食分兩種,,一種是經常性的,,一種是間歇性的。經常暴飲暴食會增加肥胖和消化道疾病的風險,。而間歇性暴飲暴食,,比持續(xù)性高脂飲食更易加速動脈粥樣硬化。
05,、吃變質食物
變質產生的有害物質(比如亞硝酸鹽,、黃曲霉素、組胺等),,大部分不能通過高溫烹調而減少,。以“毒王”黃曲霉素為例,要加熱至280°C以上才開始分解,,所以一般的烹調食物方式不能破壞其結構,。
食物的細胞之間有間隙,看似只壞了一小塊,,其實霉菌,、毒素等已經通過間隙滲透到各個地方。所以,,變質食物千萬別吃,。
06、高鹽飲食
提到吃鹽多的危害,,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高血壓,。其實,我國死亡率第一的腦卒中也和高鹽飲食有關,。此外,,鹽多了還會加速體內鈣的流失,增加骨質疏松的風險。
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每日鹽攝入量低于5克,。日常飲食中,除了烹調時要少放鹽,,還要小心無處不在的隱形鹽,。
蠔油、醬料,、雞精等含鹽調味品,,話梅、牛肉干等各種高鹽零食,,榨菜,、腌肉、方便面等加工食品,,都是藏鹽“大戶”。在購買時注意營養(yǎng)成分表,,同類食物里選鈉含量最低的,。
07、偏愛燙食
食道癌是全球第八大常見癌癥,,每年導致約40萬人死亡,。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發(fā)現,食道癌的風險隨食物溫度升高而增加,。
報告指出,,飲用65℃以上的熱飲與食道癌風險呈正相關,致癌原因在于高溫導致食管黏膜反復損傷,,在“損傷——修復”的過程中,,容易從炎癥發(fā)展為癌變。人口腔和食道的正常溫度是36.5℃—37.2℃,,食物和飲品的溫度在10℃—40℃最佳,。
08、甜飲料成癮
華西醫(yī)院團隊發(fā)表在《英國醫(yī)學雜志》的研究顯示,,因為含糖飲料導致的疾病高達45種,。過量飲用甜飲料會導致心血管疾病、內分泌問題,、多位置癌癥等風險不同程度的增加,。
更可怕的是,甜食會像毒品一樣激活大腦獎賞機制,,讓人越喝越上癮,。中國營養(yǎng)學會建議,成人每天需要把游離糖控制在25克以內,相當于1瓶低糖飲料的含糖量,。
09,、愛吃腌制食品
浙江大學的研究團隊在2004年至2008年間,招募了來自10個不同地區(qū)的44萬名沒有重大慢性疾病的中老年參與者,,并進行了平均10年的隨訪,。經過分析,經常食用腌制蔬菜與出血性中風和食道癌死亡風險增加有關,。
常吃腌菜(每周吃4天及以上)的人,,和不吃腌菜的人相比,出血性中風死亡風險高出了15%,,消化道癌癥死亡風險高出了13%,,而食道癌死亡風險大幅提高,高出了45%,。
除了腌制蔬菜,,腌制肉類也同樣需要警惕。香腸,、臘肉等腌制肉類制品,,不僅鹽的含量高,在配料表中也會經常能看到亞硝酸鹽的身影,。
10,、主食比例不合理
2023年,國際著名期刊《營養(yǎng)》發(fā)表了湘雅團隊的研究,,通過分析10669名美國40—79歲中老年人的飲食發(fā)現,,當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占總能量的48.92%—56.20%時,血清中長壽因子Klotho蛋白濃度達到較高水平,,尤其當供能比例達到53.7%時,,含量最高。
最新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攝入谷類200—300克,,其中全谷物和雜豆要達到50—150克。除了這些,,還有50—100克的薯類,。
(綜合科普中國)
編輯:余鳳
責任編輯:陳翠
編審:吳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