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草堂的垂絲海棠再次染紅浣花溪時,,那個曾說“歸來為看草堂春”的詩人,,已然化作天際的星辰。古典文學研究學者、詩詞教育大家葉嘉瑩,,用她走過的百歲人生確認:以杜詩為代表的古典詩詞是她穿越苦難的舟楫,。而成都的春天,曾經(jīng)是她療愈人生的重要一站,。

葉嘉瑩與四川成都深深的詩緣,,始于40多年前的杜甫草堂。葉嘉瑩鐘愛杜詩,。在杜甫草堂和錦江畔,,她曾寫下“一生最耽工部句,今朝真到錦江濱”,,表達第一次來到成都的感受,。
1981年4月,加拿大溫哥華的櫻花雨中,,一封來自成都杜甫研究學會首屆年會的信箋讓葉嘉瑩決然啟程,。她向UBC大學告假兩周,作別加拿大的勝景繁花,,追逐心心念念祖國的春天,。“作別天涯花萬樹,,歸來為看草堂春”——飛機的舷窗上,,凝結(jié)著她即興吟成的絕句。?
當時還是青年學者的四川大學教授周裕鍇是這場盛會的參與者,。他回憶自己當時參會像在知識俊彥的大海里游泳,,深受感染,“那是暮春天氣,,景色宜人,,老中青三代學者,濟濟一堂,。作為初出茅廬的學生,,我有幸受邀參會,見到很多仰慕已久的知名老學者,,如繆鉞,、屈守元、楊明照,、成善楷,、王仲鏞、鐘樹梁,、白敦仁,、王文才,、劉開揚、金啟華,,以及從海外歸來的葉嘉瑩等先生,,一時盛況空前。還記得葉嘉瑩教授聲情并茂地講杜甫《秋興八首》,,講到‘每依北斗望京華’時,,竟潸然淚下?!?/p>
葉嘉瑩在成都杜甫研究學會首屆年會發(fā)言 圖據(jù)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草堂的碧瓦紅墻見證過詩壇文史一段知音佳話,。1981年4月舉行的成都杜甫研究學會首屆年會期間,葉嘉瑩與繆鉞先生結(jié)識,,兩人一見如故,,締結(jié)了深厚詩文情誼??娿X在四川大學任教多年,,是著名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兩人對中國古典詩詞有相同的摯愛,從精美品質(zhì)的探討到傳承,,兩人合作撰寫的《靈谿詞說》及其續(xù)編《詞學古今談》先后出版,,在學界影響甚大。葉嘉瑩曾在《靈谿詞說》完成后寫道:“ 莊惠濠梁俞氏琴,,人間難得是知音,。”2015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將兩書合為《靈谿詞說正續(xù)編》出版,。至此,兩位學者合作的論詞著作終成完璧,。
葉嘉瑩也曾回憶在草堂開會的這段美好經(jīng)歷,“開完會以后,,大家一同漫步草堂,,杜甫詩中所敘寫過的景物情事會同時涌現(xiàn)在每個與會人士的腦海中。以至于隨便一人吟誦起杜甫的一二詩句,,都可以引發(fā)其他同游者的共鳴,。仿佛當年寫詩的杜甫,也就正行走在大家的身邊,?!?/p>
葉嘉瑩賀成都杜甫研究學會首屆年會召開所寫詩稿 圖據(jù)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在杜甫草堂開會的經(jīng)歷,,成為葉嘉瑩幾十年來念念不忘的美好。2024年1月24日,,一場罕見的漫天飛雪降臨蓉城,。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通過視頻,向葉嘉瑩展示了草堂飛雪以及怒放的紅梅,。葉嘉瑩當天深夜發(fā)來微信語音:“我真是沒見過草堂下雪,。我去草堂開會的時候都是春夏之交,所以我還沒有看過(草堂的)雪,,謝謝,,多謝?!闭Z音里帶著這位北國女兒特有的清朗,,令人感動。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么,?”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華民族正值生死存亡之際,,葉嘉瑩的老師顧隨先生,,在課堂上以雪萊《西風頌》中的詩意寫下:“耐他風雪耐他寒,縱寒已是春寒了,?!鳖欕S先生以此詩與同學互相慰勉。這也成為葉嘉瑩之后多次心心念念的詩句,。

草堂景色 攝影/C視覺 華小峰
葉先生百歲人生,,經(jīng)歷豐富。雖飽經(jīng)憂患,,但她給人的感覺卻是“單純,、純粹”,跟她的精神結(jié)構(gòu)高度專注于詩詞有關(guān),。詩詞仿佛給她穿上了一件“天使之翼”,,讓她可以穿透種種復(fù)雜世事,抵達一種翱翔在塵世之上的精神狀態(tài),。整個人既有女性之柔美,,又散發(fā)一股錚錚硬骨之氣。正如繆鉞先生曾以詩形容葉嘉瑩:“詞方漱玉多英氣,,志慕班昭托素襟”,。
從草堂春日的學術(shù)激蕩,到暮年風雪中的遙望,,葉嘉瑩以詩詞為舟楫,,將個人生命與巴蜀文化的精神長河緊密相連,。
如她所言:“詩詞之美,在于讓千年后的我們?nèi)阅芘c古人同悲喜,?!彪m未及親見草堂白雪飛舞,但葉嘉瑩用百年光陰注解了顧隨的預(yù)言:那些被詩心焐熱的風雪,,終將在某個清晨,,化作漫山遍野的春潮。
編輯:陳翠
責任編輯:余鳳
編審:吳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