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產攻關示范片,有含金量,,而這示范地,,就在榮縣雙石鎮(zhèn)黃家村。在10萬榮縣農民鬧春耕的當下,,記者沐浴溫暖的春光,,感受春潮涌動的田野,走進苗兒幼嫩的玉米示范地,,去聆聽玉米苗“蹭蹭蹭”的成長聲,。

眼前,這一大片一根筷子高的玉米苗,,成縱隊整齊地排列在地里,,在清晨的陽光照耀下,舒展著“胳臂”伸著“懶腰”,,微風吹來“搖頭晃腦”,。泥土是黑褐色的、玉米苗腳下的“被子”是白色的,、苗兒是嫩綠的,、天空是湛藍的、挑著糞桶澆水的村民是勤勞的,,這是一幅春意盎然的畫卷,,這是一張書寫玉米高產攻關的試卷。

“這30畝,,是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的高產攻關地塊,,人工種植的,兩行玉米套種三行大豆,,玉米播種采取的方法是地膜覆蓋后直播玉米種,,產量目標是每畝1200斤,看現在的長勢完全沒問題,;中間的空行,,是6月份播種大豆的‘自留地’,產量目標是畝產220公斤?!彪p石鎮(zhèn)農業(yè)服務中心技術員帶著村干部在地里“把脈問診”時這樣自信地說,。

“這一大片玉米地100畝,也是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的高產攻關地塊,,不過這里是全程機械化‘攻關’試驗地,,從耕地、整土,、播種,、收割全程機械化,目的是試驗丘陵地區(qū)玉米,、大豆機械化耕作的可行性和高產攻關,,指導‘老師’不僅有市、縣農業(yè)農村局的專家,,還有全國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體系專家楊文鈺親臨現場指導,。”榮縣農業(yè)種植業(yè)服務中心副主任鄧榆千介紹,。

“嗖,、嗖、啪”,,那“站”立在玉米苗地里的驅鳥“神器”,,不斷發(fā)出子彈發(fā)射般的聲音,讓調皮的鳥兒頓感驚恐飛離苗地,,這種驅鳥神器,,在攻關示范片共安裝了15個,目的是驅趕鳥兒不在苗地蠶食玉米苗,。除了驅鳥神器,,地里還安裝有20多盞太陽能滅蟲設備,以減少病蟲防治農藥使用,,達到產量高,、產品安全的目的。
雙石鎮(zhèn)負責人說,,全市的高產攻關試驗地選擇了雙石鎮(zhèn),,鎮(zhèn)村干部有信心和決心完成這些艱巨的任務,帶領群眾用汗水澆灌,,待到秋收時交出合格的答卷,。(劉惠蓮 蔣兵/圖文)
編輯:冷觀亮
責任編輯:金艷
編審:張宏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