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防治科普知識
(五)
針對5-9月主汛期地質災害高發(fā)態(tài)勢
青白江區(qū)規(guī)劃和自然資源局
堅持"防勝于救"理念
現在“青白江規(guī)劃自然資源”
推出系列地質災害防治知識
與您一起學習
地質災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為活動引發(fā)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縫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

泥石流
泥石流一般是指地表的泥沙石塊等固體成分遇到足量的水,,發(fā)生混合,,像流體樣向下流動,。它既有像流體物質的所具有的靈活流動性,,也具有固體物質本身特有的破壞力。如同剛柔并濟,、魔法與物理的雙重加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的特點,。能夠瞬間沖毀公路鐵路等交通設施甚至村鎮(zhèn),,造成巨大破壞。

01
石流的形成
泥石流的形成必須具備有豐富的松散泥石物質來源,,山坡陡峭和較大溝谷以及能大量集中水源的地形,、地質和水文氣象條件。
一般認為泥石流發(fā)生需要三個基本條件:地形條件,、物質條件和觸發(fā)條件,。
??地形條件:
泥石流的地形地貌一般可分為形成區(qū)、流通區(qū)和堆積區(qū)三部分,。上游形成區(qū)地形應具備山高溝深,、地形陡峻、溝床縱坡降大,,流域形狀便于水流匯集,。中游流通區(qū)地形多為狹窄陡深的峽谷,使泥石流能迅猛直瀉,。下游堆積區(qū)地形為開闊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階地,,使堆積物有堆積場所。

??物質條件:
物質條件是指泥石流發(fā)生所必需的松散碎屑物質,、水分的儲量和來源情況,。地表巖石破碎、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質現象發(fā)育,,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豐富的固體物質來源;另外,巖層結構松散,、軟弱,、易于風化、節(jié)理發(fā)育或軟硬相間成層的地區(qū),,因易受破壞,,也能為泥石流提供豐富的碎屑物來源;一些人類工程活動,如濫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開山采礦,、采石棄渣等,往往也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質來源,。
??觸發(fā)條件:
水流激發(fā)是泥石流災害中最常見的觸發(fā)因素,。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激發(fā)條件和搬運介質,,泥石流中水的來源有降雨,、冰雪融水和水庫潰決水體等形式,。
02泥石流的危害
因為泥石流是在暴雨,、暴雪氣象災害下誘發(fā)的特殊地質災害,,大量水流沖刷引起山體滑坡,并攜帶著泥沙和石塊,,實質上是一種洪流,,這一特殊洪流由于和暴雨相伴,所以具有暴發(fā)突然,、運動快速,、歷時短暫和破壞力極大的特點。

正因為泥石流有這些特點,,使得它很有破壞性,。然后泥石流發(fā)生的全過程一般只有幾小時,有時甚至幾分鐘,,來得快,,去得也快。同時又由于洪流中攜帶著泥沙,、石這些固體碎屑,,沖擊力遠遠強于洪水,短時間內破壞力極強,。其最常見的危害就是對于附近鄉(xiāng)村這些居民點及人民的危害,,沖入鄉(xiāng)村、城鎮(zhèn),,摧毀沿途基礎設施和各類活動場所,,毀壞農民的耕地,最痛心的還是帶走人們的生命,。
03
泥石流的分類
1.標準型泥石流
為典型的泥石流,,流域呈扇形,面積較大,,能明顯的劃分出形成區(qū),,流通區(qū)和堆積區(qū)。

2.河谷型泥石流
流域呈有狹長條形,,其形成區(qū)多為河流上游的溝谷,,固體物質來源較分散,溝谷中有時常年有水,,故水源較豐富,,流通區(qū)與堆積區(qū)往往不能明顯分出。
3.山坡型泥石流
流域呈斗狀,,其面積一般小于1000㎡,無明顯流通區(qū),,形成區(qū)與堆積區(qū)直接相連。
04發(fā)生泥石流的前兆
1.河水異常,。如果河床,、河溝中正常流水突然斷流或洪水突然增大,,并夾有較多的柴草、樹木時,,說明河床,、河溝上游已形成泥石流。?

2.異常聲響,。如果在山上聽到沙沙聲音,,但是卻找不到聲音的來源,這可能是沙石的松動,、流動發(fā)出的聲音,,是泥石流即將發(fā)生的征兆。如果山溝或深谷發(fā)出轟鳴聲音或有輕微的震動感,,說明泥石流正在形成,,必須迅速離開危險地段。?
3.山體異常,。山體出現很多白色水流,,山坡變形、鼓包,、裂縫,,甚至坡上物體出現傾斜。?
4.其他異常情況:干旱很久的土地開始積水,,道路出現龜裂,,公共電話亭、樹木,、籬笆等突然傾斜,,雨下個不停,或是雨剛停下來溪水水位卻急速下降等,。
05泥石流如何自救
?當你處于泥石流區(qū)時,,不能沿溝向下或向上跑,而應垂直于流動方向向兩側山坡上跑,,離開溝道,、河谷地帶。當你處于泥石流較遠處時,,切記不可為了看熱鬧不嫌事大,,拿起手機記錄,泥石流往往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到達你的面前,。

?注意不要在土質松軟,、土體不穩(wěn)定的斜坡停留,也不要停留在陡坡土層較厚的低凹處,,或躲在滾石,、亂石堆后面,,以免斜坡失穩(wěn)下滑,應在基底穩(wěn)固又較為平緩的地方,。
?不要上樹躲避,泥石流的破壞力完全不是一顆大樹所能夠阻擋的,。
?暴雨停止后,,不要急于返回溝谷住地,應等待一段時間,。
??立即將災害發(fā)生的情況報告相關政府部門或單位,。及時報告對減輕災害損失非常重要。
06泥石流如何防治
泥石流的防治方案主要是以下兩種:工程措施和生態(tài)措施,。其中以工程措施為主,,生態(tài)措施為輔。工程措施大致可分為攔,、排兩種思路,,其中以排為主,攔為輔,,攔擋工程主要修建在泥石流的流通區(qū),,來攔截泥石流中的石塊、樹枝等固體物質,,常見的攔擋工程包括擋排墻,、防護網、谷坊壩等,。排導工程主要設置在泥石流的堆積區(qū),,疏導泥石流使其遠離住宅、農田,、公路等重要設施,,常見的排導設施為泄洪道和導流堤。生態(tài)措施的目的是防止水土流失,,從而達到減小或抑制泥石流規(guī)模的作用,。主要包括林業(yè)防治措施、農業(yè)防治措施,。林業(yè)防治措施主要靠植樹造林等方法來截留雨水,、攔截泥沙等。農業(yè)防治則起到保水,、固土作用,。除此以外,在西南泥石流,、滑坡,、山洪高發(fā)區(qū),,安裝地災預警系統,積極開展山洪泥石流避險防御應急演練,。

編輯:馮方湲
責任編輯:金艷
編審:吳山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