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你家領了50盤對吧?來搭把手,,先把秧盤搬上車!"近日一大早,,貢井區(qū)橋頭鎮(zhèn)增產(chǎn)村的集中育苗點就熱鬧起來。村民們或背著竹簍,或騎著三輪車、電動車,,從四面八方趕來。大家臉上掛著笑,,手里攥著登記號牌,,圍在育苗大棚前等待領取今年的水稻秧苗。

“往年,,是我們自己育苗,費時費力,,還怕倒春寒?,F(xiàn)在,村里統(tǒng)一育秧,,省心又放心,!”村民李大爺接過兩盤綠油油的秧苗,一邊往車上搬一邊說,。他算了一筆賬:過去,,自家育苗每畝要花幾十元買種子、薄膜,,還得天天往田里跑,,現(xiàn)在集中育苗點免費發(fā)秧苗,光成本就省下一大截,。
像李大爺一樣,,當天共有200多戶村民領到了2280盤秧苗,可覆蓋全村200余畝稻田,。這些秧苗是鎮(zhèn)農(nóng)技站精心培育的“深兩優(yōu)粵禾苗”,,不僅抗病性強,而且預計畝產(chǎn)能比普通品種多出15公斤,。

綠油油的秧苗在晨光中舒展葉片,,空氣中飄著新翻泥土的清香,,農(nóng)技人員挽著褲腿站在田埂上,正給圍成圈的村民比劃著插秧要領,?!霸匝頃r田水不能沒過秧根,像這樣一層‘花花水’剛好,?!彼麖澫卵种冈谀嗟乩锉葎澇鲋昃嗪托芯?,“一尺株距,、半尺行距,每窩兩株苗,,通風透光長得壯,!”
村民張大爺聽得認真,還掏出手機錄視頻:“得讓老伴也學學,,她總嫌我插秧太密,。”工作人員還提醒道:“移栽后7到10天要追肥,,25公斤復合肥配5公斤尿素,,保準苗子蹭蹭長!”說著,,他從田里拔起一株秧苗,,根須上沾著濕潤的泥團,“看,!這根系多發(fā)達,,成活率九成以上!”

據(jù)了解,,此次增產(chǎn)村集中育苗點采用“工廠化育苗+穴盤移栽”新模式,,不僅節(jié)省了村民90%的育苗時間,還能讓秧苗整齊健壯,。
夕陽西下,,領到秧苗的村民們陸續(xù)散去,田埂上留下一串串沾著泥巴的腳印,。育苗大棚里,,余下的秧苗在晚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已能看見金秋時節(jié),,這片土地上翻滾的稻浪,。(李惠玲)
編輯:陳翠
責任編輯:余鳳
編審:吳山冠
0